在新年的钟声敲响之际,各地晚报媒体纷纷发表新年献词,总结过去,分析当下,展望未来。这些新年献词是媒体的声音,更是时代的回响。
它们回顾过去一年的重大事件与社会变迁,让我们铭记历史的脚步;对新的一年展开美好展望,引领公众关注未来的发展趋向。
让我们一同品读这些来自全国部分晚报的新年献词和寄语,感受其中的力量与温暖。
《钱江晚报》新年寄语:穿越时间的潮汐
在2025年的第一天,在温暖的冬日阳光里。
地球在公转的轨道上,带着全世界的喧嚣,绕着太阳走了一圈,回到起点与终点的汇合处,继续下一个365天的时间旅行。
钱江晚报和你,相互陪伴着,又走过了一年。我们赶过末班的地铁、到过凌晨的批发菜场、熬过创纪录的高温,见过一个个努力生活的你。
感谢有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这是新年第一天,这是冬天里平常的一天,和昨天一样。
过去一年,很多行业很多人不容易,我们亦然。媒体处于前所未有的剧烈变局中,算法筑起“茧房”,AI汹涌而来,我们依然相信,媒体形态和介质会随着技术革命而改变,但新闻追求真实和真相的内核不会动摇,优质的内容仍然会被看见。
是你,看见了我们。是你,给了我们迎接未知的底气和勇气。
因为你,钱江晚报将继续记录社会的变迁、时代的悲欢,和你共同经受周期的考验,努力穿越时间的潮汐,直到闯过重重关口。
可以肯定,2025年的你仍然会有欢笑和泪水,遭遇迷茫和艰难,被生活的诸多不确定突袭,但人生的迷人之处不正是如此?不能计算结局,无法预料未来。
当你遇到至暗时刻,请确定一点:坚持住,不被大风吹倒。
在时代巨变的洪流中,坚持住,就是胜利。
变是恒常,但总有一些东西历久弥新,如星辰闪耀,在你我心头。
钱江晚报将和你一起,坚持住,做喜欢的自己,做独一无二不可或缺的自己。日历撕下一页,太阳喷薄跃出地平线,这是对漫漫长夜的奖励。
2025,新年快乐!
《羊城晚报》新年献词:不要忘记珍贵的自己
从人类首次察觉到时间在流逝起,年月日被逐渐确定为划分时间的基本单位,它们赋予记忆以秩序,而我们也被纳入某种程序中:在岁末年初的交界线上频繁徘徊,盘点、总结、展望……在此时,关于个人的过往和感受被格外珍视、反复辨析。当你记起自己时,你在想什么?
你是否还会下意识地拆解自己,就像过去一年中惯常做的那样,把需求细分为条目,把情绪拆解成片段,吃饭找“吃饭搭子”,上班找“上班搭子”,旅游找“旅游搭子”……自嘲是“牛马一生,偷感过活”,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多了更多的不可言说,你将真实的想法告诉了虚拟的AI,发现它比你更能精确拆解你的生活,甚至懂你晦涩的言外之意。当你记起自己时,你以怎样的方式理解自己的存在?
你想起教室里擦了又写的黑板、老电影里亮了又暗的屏幕、记事本上抄了又撕的句子、涌上心头又哽在喉间的对话,你记起了自己——拥有短暂一生的我们,以终其算法无法解构的万千复杂情感,在收获中学会给予,在失去中懂得释怀,赋予脆弱无常生命温热的鲜活与真正的永恒。
你也曾为一些发生振奋。你为嫦娥六号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而兴高采烈;正长久仰头看歼-35A战机在珠海上空飞过后的遗痕;正津津乐道四川舰下水;正在最后一球击过后大喊“郑钦文创造历史”;正在李子柒复出归来的视频里发送弹幕……你记起了自己——平凡似尘沙微末的我们,在这历史与现代交织、辉煌与离别共映的时代大幕之下,用自己的方式,去体验、去感受、去热爱这个世界。
在2024年的尽头,当你记起自己时,你在想什么?我们当然会想从过去的经历中汲取智慧,从现在的状态中把握机遇,从未来的憧憬中汲取动力,时间的价值在不断的反思和追问中累加份量,而倘若那些未完成的目标、未达成的心愿,成为我们与时间对峙的由头,不妨从审判席上下来,以更温柔的目光打量自己。
每一次拆解都是对自我更深层次的理解,而过后将散落的思想、情绪和经历拾起,重新编织成完整的自我,才真正完成你对自己的定义。不要忘记,珍惜你自己:不必喟叹 “牛马一生”,每一个负重前行的生命,都在为时代的锦绣添上独有的一针一线;不必感慨 “偷感过活”,每一份默默耕耘的努力,都将成为勾勒精彩人生不可或缺的笔墨。
心随长风去,吹散万里云。你有自己的长书,你是唯一的执笔,记得自己的珍贵。新年快乐!
《新民晚报》新民眼:在无穷变化中坚定内心的方向
这世间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站在2025新年第一天回望,会对这句话有更深的感悟。
2024年,变化来得如此遽然而又热烈。从世界的风云变幻到科技的狂飙突进,看似宏大而辽远,影响却具体而微。于个体而言,可能有疲惫,有迷茫,也有欣喜和温暖;可能并不完美,但它承载了所有真实的努力。因为,成长从来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次又一次地努力尝试,去遇见更好的自己。
2024年,中国经济增速仍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前列,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接近30%,国际舆论普遍认为,中国仍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大引擎。这份答卷写满不易。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中国经济走出了一条“前高、中低、后扬”的曲线,尽显韧性。
从个体到国家,无论这一年面对什么,我们都坚持了下来。而这一份坚持,正是送给2025年最好的礼物。
人们总是对新年新岁期待万千。仔细想来,年份更迭只不过是人为划定的结绳记事,新年的意义究竟在哪里?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写道,我们并不知晓未来会发生什么事,不知道就代表我们还有无限的可能,太阳,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散布烈烈朝晖之时。
是的,万物新始,新年就是新的机遇。归零、更新、重启、向上,我们带着期许和希望再次出发,给未来的自己更多勇气,那个更加自信的自己,坦然面对生活的自己,怀抱梦想的自己。
最近听到一首歌,里面有一句歌词“种完麦子我就往南走”,让人费解。后来才知道,这背后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去年,一位60多岁的阿姨出现在主持人大冰的连麦直播里。她说自己是个农民,手里只有5000块钱和一辆不带篷的三轮车,她没有明确的目的地,但有一个如诗般的梦想:“种完麦子,我就往南走,去西双版纳,过个冬天。”
朴实的话语,有一种直抵人心的力量。麦田、土地、耕作的老人,和一条开往温暖南方的路连绵在一起,像一个童话。每个看过这段直播的人都惦记着这位“麦子阿姨”,因为她也代表了每一个普通人的梦想。梦想是赶路人的月,逆流者的桨,荆棘尽处的繁花,万仞山上的日出,指引着我们在种种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性,在无穷的变化中坚定内心的方向。
个人如此,城市亦然。去年岁末,上海召开市委全会,要求聚焦建设“五个中心”重要使命,以干字当头、奋力一跳的精气神,有效应对国内外形势带来的挑战,积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迈出新的坚实步伐。勇挑重担的上海,要在激流中勇进,自然不会一帆风顺。但在风雨洗礼中发展,在历经考验中壮大,从来就是这座城市的写照,也是她迈向未来的信心之所在。
2025年,“十四五”即将收官,“十五五”又将谋划。落日归山海,烟火向新程。在此祝愿所有的奋斗者,云程发轫,万里可期。
《长沙晚报》新年献词:在被AI刷新的世界,向爱而行
岁月静好,不仅仅是风花雪月,不永远是浪漫的古典主义。二进制独特的数字光芒,不仅照耀现代宏大叙事,也照彻了微观世界。每一个被重塑的世界观,都指向古老的东方哲学。
驰隙流年,一瞬星霜。
2024年的万类霜天里,AI如疾风如江潮般呼啸而来,将震撼留给了深沉苍茫的大地。
震撼如风雷磅礴,指引着湘水的伟大流向。技术的狂飙进击,与寻常烟火里升腾的人间理想并行不悖。
也许,在AI愈来愈发达的时代,温暖的人性越发值得珍视。
为人文赋予理性,给机器赋予生命。勇敢地面对不可预测的未来,面对我们内心的犹疑不安,就是勇敢地面对世界赋予我们的崭新命题。
AI从来不是我们的敌人。而我们仍然需要勇敢。
真正的勇敢,是硅基智能强势崛起,我们仍然坚信生而为人的力量。
真正的勇敢,是技术奇点正在来临,我们仍要仰望那遥远天际追逐星辰的飞鸟。
时间辽阔,巨浪奔涌,我们依然是我们,我们不再是我们。
积健为雄、积厚成势的2025年已然来到。
生而平凡的我们知道——
强大的春天即将再次降临,只为平凡而珍贵的、渺小而坚韧的、无名却奋力追光的你我。
生而平凡的我们坚信——
在时间的洪流中,爱与温暖,是我们的终极算法。
《重庆晚报》新年献词:山城之约
山城的第一缕晨曦,穿透雾霭,洒落在蜿蜒的轨道上。列车穿楼而过,如同穿越时空的画卷徐徐展开。当花开的季节再次来临,我们想对您说一句:新年快乐。
而漫步轨道空间,耳畔响起悦耳的报站声,眼前掠过我们精心制作的创意视频,身边驶过绚丽多彩的文化主题列车。这里,传统媒体焕发出令人惊艳的新活力,犹如一棵参天古树,在春风中绽放新芽。轨道渠道的深耕让重庆晚报早已突破纸媒的藩篱,化身为城市文化传播的璀璨星河。每一天,这片星河都在精准照亮500万轨道族的生活,为1000余家品牌播撒希望的种子,全媒体矩阵的1500万用户如繁星闪烁,在绵延500余公里的轨道线上编织出一幅灿烂的城市光景。
时光的列车永不停歇,创新的脚步永不停息。让我们期待,在2025的春天里,在轨道穿行的空间中,共同见证一个更富活力的重庆晚报,一座更具魅力的山水之城。这是我们对未来的承诺,更是与时代同行的山城之约。
《红山晚报》新年献词:坚守是唤醒春天的力量
江河汹涌,岁月无声。推窗出去,掬一捧阳光,带着意犹未尽,带着心有不甘,带着期待和收获的刻度差,我们在平静和冷静中迎来了新年第一天。过去一年,我们一次次种下美好和希望,低温的空气却让更多奋力变成无力,让更多种子仍是种子,让更多期待停留在期待。挺过寒冷,挺住热情,坚硬心情,拥抱新年,把信心种在决心的土地上,在坚持中坚守,让希望还有希望。新年已经睁开眼睛,目光所至,期盼大地温软,种子发芽,和风吹拂,春暖花开。
阳光已经把新年照亮,告别过去的泪水和迷茫,俯下身,认真打量脚下的泥土,去谛听它孕育希望蠕动出的律动,去祈盼新的一年日子温暖明亮,生活轻松和畅,世界平安吉祥。我们再一次出发,把理想顶上枪膛,瞄定自己喜欢的方向,脚踩大地,仰望星空,笑对风雨,明天,你和世界都是自己喜欢的模样!
《齐鲁晚报》新年献词:一如往常,追寻“希望”
挥手作别转身而去的2024年,也向迎面而来的2025年拱手道安:在新的一年,愿我们更加从容、坚韧。
每到新年,我们都要说一些祝福的话,并非一定是相信“年”的魔力,而是心潮澎湃,不吐不痛快,就像一句电影台词说的那样:每年的春天一来,实际上也不意味着什么,但是我总觉得要有什么大事发生似的,我的心里总是蠢蠢欲动。
确实,新旧交替的时刻会让人更强烈地感受到时光匆匆、人生如朝露。对未来的希冀和对未知的焦虑,在时光之杯碰撞、沉淀,让人微醺又亢奋。一遍又一遍地想,明天会怎样,新的一年怎么过。
新年会有新气象,却很难有天翻地覆的变化。求学的人在一遍遍刷题,打工的人在一趟趟奔波,创业的人在一次次尝试……日子一如往常,每个人还是有自己的不容易,但是也不会轻易放弃,因为只有走过沟沟坎坎,经历起起伏伏,才会觉得时光没有虚度。
新年“留言板”上又一次写满了祝福,归纳起来无非是:收入更高一些,工作更稳定一些,股市回报再多一些,社会保障再完善一些……看上去没有太多新意,却是每个人最真实的期待。无论时光怎么变迁,美好生活都应该有感有得。
当然,不是所有的希望都会在一年半载里兑现。有些事情,坚持才有希望。
新的一年只有365天,但是人生的路很长,我们完全可以看得更远一些。站在新年开始的地方,眺望无尽的远方,此时需要相信希望,并为希望去奋斗。唯有如此,希望的光芒才会照进生活,温暖你我。
《颍州晚报》新年献词:向光而行
当2024年走完日历上属于自己的366页,2025年便开启新一页的“1月1日”。
回首一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来路漫漫亦灿灿,人生海海皆星辰。
这一年的“丰收”画卷里,也有你我的一笔。
白纸黑字,这是新闻人的信念:纸短情长,有血有肉!
当“轻舟已过万重山”,作别2024年时,亲爱的读者,我想对你道一声:辛苦了!
当新年的第一束阳光越过地平线,2025年启程时,我想对你说一句:新年好!
是启程,便要向光而行。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不管前路如何,把握当下,便不负时光。
于你我而言,皆是如此。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新的一年里,愿你我并肩,勇挑担当之责,在星光下赶路,于奋斗中前行!
《江海晚报》新年献词:掬以滴水 再汇江海
时序更迭,一岁已尽。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精神,一张报纸有一张报纸的灵魂。变化的是文峰塔上的光影、紫琅之巅的日月,不变的是晚报人与您同在的情愫、守候城市烟火的不倦,还有凝聚在我们笔尖中、敲击在键盘里的致敬无数平凡奋斗者的精彩故事。
一元复始,向新而行。迎来2025,让你和我一起仰面感受新一年那一缕透过支云塔塔尖洒落的阳光,掬起母亲河那一捧留住了幽幽千年荷香的春水,一起纵情寄语:整装再出发,笃定行致远!你好!2025!
《济宁晚报》新年献词:辞暮尔尔,烟火年年
一个理想的家,应该是怎样的?最受认可的答案是:一个家庭最好的状态则为一半烟火气、一半书香气。
烟火气,是一个家最幸福的底色;书香气,是一个家最高级的滋养。两者相宜,便是一种和融共美的存在。这一年,我们举办了多场次的小记者社会实践活动、悦享银龄读书会、社区义诊等,关爱“一老一小”,走近他们,把他们捧在我们的手心里。
而与烟火气相伴相生的,是那一抹淡雅悠长的书香气。在图书馆的静谧角落,有人沉浸于历史的长河,与古人对话;在校园的课堂上,求知的目光追随老师的教诲,静动中迸发着童稚的灵动;在社区的文化活动室,一场场家风分享会温馨地讲述着……这书香气,是对知识的尊崇,是对文明的传承,它滋养着人们的心灵,提升着城市的气质。
今日已进入腊月,街边小店温暖的光驱散了寒意,蒸腾的热气从早餐摊点袅袅升起,夜市里的锅铲声、支付声、欢笑声,交织成人间最平凡的幸福乐曲。于市井中,于闹市里,于山野间,于湖区岛屿,无一不是生活最本真的模样。这烟火气,是经济繁荣的体温计,是百姓安居乐业的生动写照,它承载着无数家庭的生计与梦想,承载着美好生活的轨迹与向往。
明天,2025年翻开崭新的一页!作为见证者和记录者,我们将继续怀揣着对这座城市的热爱,扎根土壤、扎根街巷、扎根民生,以更加敏锐的视角、更加细腻的笔触,描绘城市的发展脉络,传递时代的奋进足音,为济宁的高质量发展鼓与呼,为百姓的幸福生活歌与颂。
《太原晚报》新年献词:每一个人都做奔跑者
挥一挥手,告别2024;敞开胸襟,拥抱2025。
年终的清晨,太阳照常升起。随手翻读今天的《太原晚报》,大街小巷,市井人家,铺展开的是笔触,聚拢起的是烟火。
从执笔江湖的铅字印刷,到轻击键盘、文字飞扬,到掌上握持、屏画闪现,再从融媒向智媒转型。区块链、元宇宙、AI、大模型等新技术,让当下每一秒的发生,变得熟悉而神秘。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新闻会旧,时光会老,改变的是技术,不变的是新闻人的初心和使命。在人人皆可发声、万物皆可AI的时代,面对纷繁复杂的舆论场,新闻人要在危机中破局,在破局中担当,在担当中作为,扩大声量、充满能量、拥抱流量,让融媒好声音成为时代最强音。
新的一年就应该有新气象。新闻表达已经衍生出多元方式,我们将以更加崭新的面貌、更加创新的思维、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矫健的步伐,出现在广大读者面前。因为,心中有梦,眼中有光,肩膀有担当,脚下有力量。
相信相信的力量。我们将围绕“主流舆论阵地、综合服务平台、社区信息枢纽”三大融媒功能定位,扑下身子,撸起袖子,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笃定笃学,奔走奔跑,与这座城市和诚挚读者同气相求,与媒体进步和社会发展同频共振,让职业更有成就感,让日子更有获得感,让人生更有意义感。
新的一年,全程不可减速,我们将保持奔跑姿态,行百里致千里。
新的一年,冲刺需要神速,我们将化梦为翅翱翔,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
自律者,更容易找到自由;自由者,更容易实现自励。来路坦荡,去路光亮。相信自己,向前奔跑!
《安庆晚报》新年贺词:聚字如光 焕新再出发
时间走过了2024,我们又与您如期相约在新年的第一天。我们与您再次见面,为逝去的一年而感怀,为新来的一年作准备。
一路走来,未曾爽约,我们始终坚持主流、权威、深度,坚守媒体的价值导向与边界,深入新闻现场,把新时代的故事铺陈在带有墨香的新闻纸上,细细说与你听。我们还通过安庆晚报公众号、掌上安庆等新媒体矩阵全面展示我们的新闻产品,力求让每一位读者突破时空局限,抵达采访现场,让述说更加生动。
时间浩荡而逝,2025年已然开始。今天,让我们以5599期为起点,焕“新”再出发。
日月其迈,时盛岁新,我们从不惧怕一次次重新出发。
此刻,以报纸为媒、以新闻为证:愿您元旦快乐。愿您春祺夏安,秋绥冬禧。亦愿继续做您的挚友、诤友。
《鸭绿江晚报》新年寄语:奔向2025
时间如白驹过隙,还没有等到入冬的第一场雪,我们就已跨入了2025年。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城市的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勇于探索的开拓者,家乡的每一处辉煌源自于挥洒汗水的奋斗者。创新为笔,奋斗为墨
让我们共同去书写这座城市的最美画卷,日月其迈 时岁盛新,追光而遇 沐光而行。
元旦的第一缕晨光,已洒遍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愿我们在2025年里,点燃新的梦想,收获新的希望,创造新的辉煌。
《牡丹晚报》新年献词:向着幸福加速奔跑
岁序常易,华章日新。回眸2024年,奋进中国脚步铿锵,励志菏泽拼搏赶超,幸福之城温暖向上。一处处变化,一件件故事,一个个瞬间,令人难忘。
凡人微光点亮菏泽之美,城市激荡着生长的力量。回望这一年,那些勇敢与坚守,那些热爱与拼搏,那些探索与突破,都是值得珍藏的记忆。在通往幸福的路上,前进的每一步都是收获,留在时光中的苦与乐、笑与泪都将成为幸福的注脚。
展望未来,新篇待启。从新旧年的交会点继续出发,面对新的挑战与机遇,让我们满怀希望、拼搏奋进,与时代共成长,与城市共荣光。2025,一起“去热爱,活出彩”,向着幸福加速奔跑,共迎繁花盛开。
编辑:王普
?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5件作品入围!第34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第18届长江韬奋奖评选结果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