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丨传媒圈
综合自交汇点新闻、传媒见闻、大象新闻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署正式批复,同意《扬子体育报》(CN32-0054)报纸更名为《新华少年报》。新编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32-0137,出版单位由《扬子体育报》编辑部变更为《新华少年报》编辑部。
《新华少年报》预计2026年1月1日正式创刊,其获批出版发行意味着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教育融合发展迈出重要一步。
《新华少年报》是面向青少年打造的新闻类时事科普报,引导广大青少年“读天下事、立少年志、习好本领”。该报将紧扣新闻热点,用孩子视角和语言解读新闻时事,延伸拓展青少年人文历史、科技创新、体育艺术、劳动实践等领域的核心素养。
近年来,根据中央推动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精神,集团不断探索融合发展新路径,大力布局垂类创新板块,为推动“传媒+教育”板块高质量发展,重点打造了传媒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全资子公司——江苏新华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作为集团系统性变革的重要举措之一,集团积极推进整合扬子晚报、南京晨报都市报教育资源和人才团队,创新运营机制,以新华云教育为主体,全面建设打造 “线上少年志、手中少年报、线下少年团”三位一体的教育运营新生态。
作为新华报业聚焦青少年重点打造的教育产品,《新华少年报》传承新华红色基因、创新办报新模式,报纸内容上与“少年志”平台同频共振,活动实践上与“少年团”联动展开,通过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积极探索“融媒+教育”垂类板块的破圈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在传统纸媒整体式微的背景下,“少年报系”的扩张已成为近年一个显著趋势,全国多地已有都市类报纸相继完成“教育化转型”。
一个月前,全国广电系统唯一的综合类都市报《东方今报》获批更名为《阳光大少年》;更早些时候,《贵州都市报》转型为《贵州教育报》;《东莞时报》调整为《东莞时报·莞邑少年》;河南广播电视台旗下的《阳光少年报》年发行量突破200万份。
这其中的机遇在于,近几年儿童读物发展迅速,已经形成规模可观的细分市场。但是,能涵盖整个核心素养的读物,特别是能兼顾“社会参与”与“真实情景”要求的读物并不多见。新闻工作者恰恰有能力、有责任去满足这个需求。
有资深媒体人表示,“在青少年教育场景中,纸媒比短视频更容易进入校园体系。以报纸为入口,媒体还能通过教育产品、研学活动实现变现。对孩子来说,能在报纸上‘看到自己的名字’,或者成为‘小记者’,还能带来荣誉感。”
虽然“少年报”正逐渐成为纸媒转型的新出口,但想获得父母的认可,还需要在内容品质上有着极致的追求。
正如《阳光少年报》编辑部所言:
“为少年办报,就得像少年一样,天真烂漫,不知天高地厚。相信无畏无惧的少年之气,相信无穷无限的少年之力,这就是《阳光少年报》的信条。
我们选择最难走的路,坚信原创价值和死磕精神。323期报纸,数百万字,一笔一画、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我们都殚精竭虑,心存敬畏。
我们熬过最孤独的夜,没有路就走出一条路来。我们把最传统的纸质报纸,变成了可以随时用手机下单的互联网产品,让一张报纸也能快递到家。
没有什么不可能,要么唯一,要么第一。
来源丨传媒圈
综合自交汇点新闻、传媒见闻、大象新闻
END
编辑:王普
审发:赵仲炜
投稿邮箱:zgwbjycw@163.com
?阅兵盛典,全国部分晚报头版精彩呈现!
?七个中国新闻奖获奖版面带来的三点启示
?全国各地晚报社长、总编辑齐聚春城,共话媒体融合新趋势(附视频)
?共品佳作、共悟精髓!第35届中国新闻奖优秀版面赏析
?《晚来悦读一时新:晚报上的中国新闻奖》出版
?从近十年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分析看主流媒体生态传播新范式
?近十届中国新闻奖获奖消息类作品,全国晚报有14篇作品获奖
?“我觉得记者是最好的工作”——访宁波日报报业集团高级记者唐慧卿
?数据分析:获中国新闻奖难与易
?共赏!2025年全国各地晚报新春版面联展,演绎多彩年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