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公共辩论要真相还是要输赢?11年前这篇评论早就讲清楚了
最新动态
公共辩论要真相还是要输赢?11年前这篇评论早就讲清楚了
2025-07-311



2014年7月28日,《人民日报》第5版“人民时评”专栏刊发的《公共辩论,求真比求胜更重要》,获得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在“人人有麦克风”的当下,这篇时评关于理性、事实与专业的深刻洞见,更显珍贵。它对今天的公共辩论和舆论场有何启示?重读这篇经典,或许能让理性之光照亮求真之路。


本栏目将持续更新,敬请关注。
















历史上的名篇 | 公共辩论,求真比求胜更重要

心平气和的讨论,变为唾沫横飞的辱骂;同一话题的分歧,成了互揭隐私的竞赛;网络争吵的激化,导致赤膊上阵的“约架”……在“人人有麦克风”的互联网时代,公共辩论的目的是什么,边界又在哪里?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

2014年7月28日,《人民日报》第5版“人民时评”专栏刊发作者为范正伟的《公共辩论,求真比求胜更重要》,对这一命题进行了分析和回答。

这篇评论指出:“想赢怕输是人之常情,但在公共辩论中,比输赢更重要的是,我们由此展现了什么,从中学到了什么;通过辩论,我们是否拓展了视野、开阔了思路、激发了思考。”

该文一经刊出就引发各方关注。有专家点评,“评论之妙,在于拨开公共辩论的喧嚣,直面本质与目的”。这篇文章获得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十余年间,尽管舆论的注意力不停地转向下一个焦点,但这篇时评却历久弥新,给人以有益启示:

第一点启示是:媒体有责任引导公众理性思考。在互联网舆论场上,情绪化、标签化的评论并不鲜见,但主流媒体不能随波逐流,而应在众声喧哗中保持定力,引导讨论回归理性轨道。情绪或许能带一时的流量,但理性才有持久的生命力。正如这篇文章所说:“我们期待,在公共辩论中,胜利的一方能够说,‘我从对方身上学到了新的东西’;失败的一方能够说,‘我错了,但却得到了真理’;围观的人们能够说,‘我们又向真理迈进了一步’。”

第二点启示是:不能把事实作为观点的“佐料”。在社交媒体时代,各种反转新闻层出不穷,不仅耗费了公众注意力,也损害着媒体公信力。“对于事实问题的健全的判断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础”。这篇时评启发我们,任何价值判断和利害分析,都必须建立在扎实的事实判断基础之上,而不能让预设立场左右事实选择、站队逻辑取代是非判断、意气之争消解话题本身。

第三点启示是:恰当评判离不开专业素养的支撑。“如果说事实是道德大厦的基座,专业就是道德大厦的钢筋。”今天舆论场上的很多问题,都离不开专业判断,如果只是简单的好恶观感、鸡汤评论,不仅无法触及问题本质,甚至还会误导公众。因此,实现新闻评论的转型升级,除了改变“话语体系”,还要完善“知识体系”,这也是“求真”的题中之义。

新闻是易碎品,常言“只有一天的生命”;时评作为“新闻的伴侣”,也难免昙花一现。《公共辩论,求真比求胜更重要》之所以常读常新,就在于文章所倡导的对理性的追求、对事实的坚守、对专业的尊重,都不会过时。这些理念穿越时空,在每一次舆论浪潮涌来的时候,总能给我们新的启发。

点击图片阅读原文

来源:中国记协微信(ID:zgjxacja)


图片


编辑:王普   

审发:赵仲炜

投稿邮箱:zgwbjycw@163.com



往期推荐

?广东主流媒体吹响系统性变革冲锋号(附视频)

?七个中国新闻奖获奖版面带来的三点启示

?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论坛,大家行家这么说

?走进“生活着的千年古镇”西塘,解码古镇保护与创新的共生密码

?《晚来悦读一时新:晚报上的中国新闻奖》出版

?从近十年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分析看主流媒体生态传播新范式

?广东将出台“五项举措”推动数字创意产业发展

?一场跨省市共建共享的媒体联动——《你好,中国大运河》特别策划

?阅读量2.6亿!揭秘羊晚“融媒轻骑兵”两会破圈密码

?潮新闻将25个部门整合为12个中心和4个职能部门

?阅读总量超1.3亿次,扬子晚报创新融合传播模式,为两会报道添彩

?数据分析:获中国新闻奖难与易

?《哪吒2》爆火!票房115亿,这家媒体追饺子16年

?共赏!2025年全国各地晚报新春版面联展,演绎多彩年味

?2025年各地部分晚报新年献词寄语







图片

扫码关注

 聚焦传媒变革
 分享行业信息


图片


点赞!??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