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高温下 ,为何好些媒体都在忙着煎鸡蛋?(附视频)
最新动态
高温下 ,为何好些媒体都在忙着煎鸡蛋?(附视频)
2025-07-203



“记者没事干,就会‘虾’扯蛋。”


近日,全国多地遭遇持续高温,一些媒体做了“煎蛋、烤肉、测地表温度”的报道。为了证明天气有多热,有的媒体在太阳下摆放个平底锅搞起了直播,为了记录鸡蛋液、大虾和五花肉片在平底锅上的变化,验证能不能烤熟,记者蹲守数小时。但这种“敬业精神”网友似乎并不买账,甚至有人在评论区毫不客气地表达了上述不满。


比如,网友说:记者有这个煎蛋的功夫,还不如去工地看看农民工,去跟外卖小哥爬爬楼,去市场看看新商机,去西瓜摊教大家怎么挑西瓜。


高温肤浅报道后的五大诱因


“鸡蛋不是煎熟了,那是晒干了”“鸡蛋熟不熟,如何呢?那又怎?”“天气多热还用记者告诉我吗?”“现在的媒体无聊到这种程度了吗?”……


不少声音认为,媒体此类高温选题看似直观,实则空洞,只不过是天气播报的“加长版”而已,公众根本不需要这种“实验”来感知高温。这种选题不仅消耗公众注意力,更暴露了部分媒体在极端天气报道中的选题惰性、社会责任感以及专业精神缺失。

“机构媒体越来越自媒体化,选题肤浅,只为博流量,毫无深度和社会意义可言。用行话说,叫‘短平快’。”一位同行直言不讳:到底还有人踏踏实实研究选题做内容没?不过话又说回来,在当前的媒体生存环境下,这也是成本最低的报道了。

纵观各地媒体,高温选题浅表化并非个案,新闻行业为何偏爱“煎蛋新闻”?  

流量算法趋利:平台算法偏爱短平快、高互动内容,越猎奇越自媒体化越有流量,导致媒体放弃深度专业选题。  

低成本快产出:调查类报道需要时间和人力,要去沟通协调各种单位资源,而“煎蛋新闻”成本极低,不求人。  

报道风险规避:民生和政策选题可能触及敏感地带,触碰一些部门利益和痛点,而“煎蛋”安全无害。

专业意识退化:部分从业者缺乏职业经历和社会视角,或进入职业倦怠期,将新闻等同于“随手拍+标题党”。 

受众认知误区:部分新闻从业者认为用户只爱看轻松内容,低估了公众对深度信息的需求。

当媒体用猎奇流量掩盖社会真实痛点,为公众提供不了更接地气更有深度更有价值的实用信息,这便是媒体角色的自我矮化。如果长期提供低信息密度的内容,读者会逐渐认为“新闻无用”,行业公信力将进一步削弱。  

高温下我们还能做哪些报道?


昨天下班路上,看到几位骑着电动车的建筑工人师傅,车后座都绑着一个简易的电风扇,那应该是他们上工时自备的电扇。出于职业敏感,当时都想上去采访了解他们的生活。

高温与大家息息相关,极端天气是检验社会韧性的关键时刻,媒体的责任不仅是记录温度,更要揭示温度背后的问题和人文关怀。高温下的民生痛点、百姓生活、政策应对、行业影响等议题都值得关注。 

和同行群聊,大家提出以下一些并不新鲜但感觉总比“煎蛋”有意义的选题方向,供参考:

1.关心人

特殊群体:独居老人、户外劳动者(环卫工、外卖员、建筑工人)如何应对高温?他们的防暑保障是否到位?

保障压力:持续高温下的电网负荷、老旧小区电路安全隐患等问题。

 2.关心市场

消费变化:防晒用品、清凉家电、冷链物流的销售数据背后,可穿戴风扇、水冷床垫等新产品是否真的有效?  

商业模式:夜经济变化,“蹭凉族”催生新服务,外卖平台服务创新,“懒人经济”带来哪些商机?

3.关心动植物

农民的抗旱实践:经济作物和养殖业如何应对灼伤减产?农业保险是否覆盖高温损失?

生态连锁反应:高温干旱导致的水库见底、野生动物闯入人类居住区、森林火险等级提升等。

4.关心城市和未来

高温病的误区:医院接诊案例分析,热射病与普通中暑的区别?藿香正气水如何正确使用。高温下的运动安全。

城市热岛效应治理:城市哪些场所通过绿化、建筑改造有效降温?
未来气候预测:高温常态化了吗?人类该如何应对?

……

比天气更热的,该是求真的热血

当新闻的镜头只对准煎锅里的“滋滋作响”,我们是否也正将社会的关切煎成了娱乐的荷包蛋?高温之下,真正需要被“烤问”的,从来不是鸡蛋能否凝固,而是媒体的责任是否已然蒸发。
那些在烈日下挺起的脊梁,比任何平底锅都更能丈量这个夏天的温度;你我身边发生的小美好,比所有温度计都更精准地标注着城市的体温。新闻人最珍贵的专业主义,不在于证明阳光有多毒辣,而在于为沉默的汗水寻找回响,为被晒裂的生活追问荫凉。
如果热浪成为未来的常态,愿我们的笔端永远饱蘸人性的温良,因为,比天气更热的,本该是求真的热血;比太阳更灼人的,理应是追问真相的目光。
在这个所有事物都在速熟的时代,最不该被煎熟的,是媒体人那颗怦怦跳动的追问之心。

作者王长善系正观新闻副总编辑
来源:传媒茶话会公众号

图片


编辑:王普   

审发:赵仲炜

投稿邮箱:zgwbjycw@163.com



往期推荐

?广东主流媒体吹响系统性变革冲锋号(附视频)

?七个中国新闻奖获奖版面带来的三点启示

?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论坛,大家行家这么说

?走进“生活着的千年古镇”西塘,解码古镇保护与创新的共生密码

?《晚来悦读一时新:晚报上的中国新闻奖》出版

?从近十年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分析看主流媒体生态传播新范式

?广东将出台“五项举措”推动数字创意产业发展

?一场跨省市共建共享的媒体联动——《你好,中国大运河》特别策划

?阅读量2.6亿!揭秘羊晚“融媒轻骑兵”两会破圈密码

?潮新闻将25个部门整合为12个中心和4个职能部门

?阅读总量超1.3亿次,扬子晚报创新融合传播模式,为两会报道添彩

?数据分析:获中国新闻奖难与易

?《哪吒2》爆火!票房115亿,这家媒体追饺子16年

?共赏!2025年全国各地晚报新春版面联展,演绎多彩年味

?2025年各地部分晚报新年献词寄语







图片

扫码关注

 聚焦传媒变革
 分享行业信息


图片


点赞!??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