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把地铁变成流动书房!看重庆晚报40年副刊的“破圈”新玩法
最新动态
把地铁变成流动书房!看重庆晚报40年副刊的“破圈”新玩法
2025-06-191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从重庆晚报副刊,到“书香重庆 少年同行”主题列车,看传统媒体如何用“媒体+轨道+教育”跨界融合,让书香浸润山城通勤路——


图片


当纸媒遇上地铁,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拥有40年辉煌历史、在重庆文学界享有盛誉的《重庆晚报》副刊栏目《夜雨》,给出了一个令人新奇的答案。面对阅读习惯变迁的挑战,重庆晚报副刊不再固守纸端,而是大胆“破圈”,将影响力延伸至城市脉络——轨道交通,打造了现象级的“书香重庆 少年同行”文化项目。这不仅是一次成功的“留客”之道,更构建了城市文化交互的创新场景。



1

破界

从纸端到轨道的华丽转身


图片
图片
图片


告别单一的报纸版面,副刊《夜雨》栏目孵化出“重庆晚报少年”子品牌,并创新性地将其搬上了重庆轨道交通9号线的列车。这并非简单的空间转移,而是开创了 “媒体+轨道+教育”的跨界融合新模式。


图片
图片


●移动书房&流动美术馆:精心打造“书香重庆 少年同行”主题列车,每月面向全市征集60名5-13岁的青少年作为“重庆晚报少年”代言人。


●多元展示平台:将孩子们的形象海报、书画作品、阅读心得、金句标语等,巧妙融入车厢空间。乘客抬眼可见艺术,低头可品书香,通勤时光瞬间被赋予文化温度。


●场景化浸润:日均数百万客流的地铁空间,成为传播阅读与艺术的最佳载体。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在轨道空间被几何级放大,城市文化以最自然的方式“润物无声”。



2

以少年为媒

小车厢承载大梦想


活动核心聚焦青少年,通过“展示——激励——传播”的闭环设计,实现了颇具价值的社会效应。


图片
图片


●看见榜样:重庆市江北区华新实验小学的李星瞳推荐《花生琼斯》的专注镜头、鲤鱼池小学的龚正修手持自己作品的自信笑容……这些鲜活的面孔和作品,本身就是最有感染力的阅读与艺术推广。


●激励成长:“这不仅是对孩子的巨大嘉奖,更是让阅读与艺术从校园走向社会,为全民参与树立了榜样。”华新实验小学德育主任左雅洁道出了活动对孩子和社会的双重价值。


●辐射效应:重庆晚报利用全媒体矩阵深度报道,让“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一群少年带动一座城市”的愿景逐步成为现实。截至目前,已成功开通四列主题列车。

3

城市新名片

轨道书香满山城


图片
图片


9号线横跨重庆市沙坪坝、渝中、江北、渝北核心区,串联多个商圈,该线日均客流超50万,让主题列车的创新传播,巧妙融入城市基因:


●金句共鸣:“地铁穿梭8D魔幻,文字铺就人间烟火”等标语,精准戳中重庆人心中的城市自豪感与文化认同。


●特色设计: 哪吒元素、3D书本等视觉符号,彰显独特重庆魅力,让文化传播与城市形象提升相得益彰。


●乘客心声:“车厢像被书香浸润了一样!”乘客闫先生的感叹,正是对《夜雨》“润物无声”理念的最佳诠释。这趟列车,已然成为一张行走的“城市文化新名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4

不止于列车

探索文化惠民的无限可能


重庆晚报的创新远未止步。未来规划清晰展现了其深化探索的决心:


●主题拓展:计划未来还将推出“科普少年”、“足球少年”、“中医少年”等系列主题列车,将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融入公共空间。


●链条延伸:结合作家论坛、朗读活动、线上视频互动等形式,丰富服务内涵,让“书香重庆”从一场活动、一列列车,升华为市民的生活方式与文化信仰。


图片
图片


5

启示录

传统媒体的“破圈”之道


重庆晚报副刊的“轨道书香”实践,为传统媒体转型与文化惠民提供了宝贵借鉴:


●拥抱场景革命:跳出纸媒的固有载体,主动融入受众高频接触的通勤地铁日常生活场景,实现文化传播的无缝链接。


●跨界融合创新:打破行业壁垒,整合媒体、公共交通、教育等多方资源(媒体+轨道+教育),创造“1+1+1>3”的协同效应。


●聚焦核心人群:以青少年为纽带,撬动家庭和社会参与,形成可持续的传播链和影响力放大机制。


●深耕城市文化:紧密结合本地特色,将文化传播与城市形象塑造融为一体,增强归属感和自豪感。


●持续迭代运营:不限于单点成功,规划系列主题和延伸活动,打造长效品牌,更多融入市民生活。


从铅字墨香到轨道书香,重庆晚报副刊《夜雨》用一场华丽的跨界实验证明:传统媒体的生命力,在于拥抱变化,勇于创新,在于将文化的种子播撒在人们日常必经的轨道出行路上。当一节节地铁车厢化作流动的文化驿站,当少年们的笑脸和作品点亮通勤旅程,“书香重庆”便不再是一个口号,而成为这座城市触手可及的精神底色。这趟开往春天的“书香列车”,正载着梦想与文化,驶向更广阔的未来。


来源:重庆记协

图片


编辑:王普   

审发:赵仲炜

投稿邮箱:zgwbjycw@163.com


往期推荐

?七个中国新闻奖获奖版面带来的三点启示

?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论坛,大家行家这么说

?走进“生活着的千年古镇”西塘,解码古镇保护与创新的共生密码

?《晚来悦读一时新:晚报上的中国新闻奖》出版

?从近十年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分析看主流媒体生态传播新范式

?广东将出台“五项举措”推动数字创意产业发展

?一场跨省市共建共享的媒体联动——《你好,中国大运河》特别策划

?阅读量2.6亿!揭秘羊晚“融媒轻骑兵”两会破圈密码

?潮新闻将25个部门整合为12个中心和4个职能部门

?阅读总量超1.3亿次,扬子晚报创新融合传播模式,为两会报道添彩

?数据分析:获中国新闻奖难与易

?《哪吒2》爆火!票房115亿,这家媒体追饺子16年

?共赏!2025年全国各地晚报新春版面联展,演绎多彩年味

?2025年各地部分晚报新年献词寄语







图片

扫码关注

 聚焦传媒变革
 分享行业信息


图片


点赞!??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